單側墻體側模板施工方案
超高墻體單側支模施工工法 河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、前 言 城市土地資源珍貴,許多地下工程外墻與用地紅線距離較近,同時隨著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發展,垂直支護被廣泛采用,地下工程的外墻施工采用雙側支模無法實現,必須采用單側支模。傳統的單側支模工藝是采用鋼管搭設排架作為模板的支撐體系,該工藝使用鋼管數量大,搭設周期長,一次支模高度較低,且易出現模板上浮、脹模、混凝土墻面平整度、垂直度差等缺陷,施工質量難以保證。對于高度較大墻體支模,施工難度更大。 河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進行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地下空間Ⅱ段工程施工中,完成了《超高墻體單側支模施工技術應用研究》的課題,該成果2008年1月通過河北省建設廳鑒定,達到國內領先水平,獲河北省建設行業科技進步獎。2007年形成了《超高單側支模施工工法》河北省省級工法。該工法有效解決了單側墻體模板加固的難題,且因無需采用對拉穿墻螺栓,增加了墻體的剛性防水性能,提高了墻體混凝土的觀感質量,減少了鋼材的浪費,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此工法應用到水廠工程中,節省對拉螺栓的使用,經濟環保,同時可提高墻體的防水效果。 2、工法特點 2.0.1 單側支模模架裝拆方便,支設速度快,省時省力; 2.0.2 有效保證了墻體的垂直度、平整度,克服了常見的脹模、漏漿、錯臺等質量通??; 2.0.3 可一次性支設模板高度7.5米,對于較高墻體可減少水平施工縫的留置數量,利于墻體防水; 2.0.4對超高墻體來講,底部混凝土側壓力很大,模板體系的設計要求非常高,模板的剛度要滿足使用要求; 2.0.5 不需對拉螺栓,經濟環保的同時可提高防水效果。 3、適用范圍 在保證有操作空間的前提下,在高度7.5m內可適于任何單側墻體模板,包括地下室(地下空間)外墻模板,污水處理廠池壁模板,道橋邊坡護墻模板等與此類同的模板。正常情況下,最高單側支架須占用約4m寬的操作空間。 4、工藝原理 單側支模主要是利用型鋼三角桁架和預埋件,作為模板的支撐系統,將模板固定牢固。如圖4.0。 4.0.1 單側支架通過一個45°角的高強受力螺栓,一端與預埋在基礎中的地腳螺栓連接,一端斜拉住單側模架,高強螺栓受的斜拉錨力F可分解為水平力F1和垂直力F2,F1抵制模架側移,F2抵制模架上浮。 4.0.2 高強度的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抵抗了混凝土的側向壓力。 圖4.0 單側模板原理圖 5、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5.1 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→預埋地腳螺栓→單側支架吊裝到位→安裝單側支架→安裝加強鋼管(單側支架斜撐部位的附加鋼管,現場自備)→安裝壓梁槽鋼→安裝埋件系統→調節支架垂直度→安裝上操作平臺→再緊固檢查一次埋件系統→驗收合格后澆筑混凝土 5.2 操作要點 5.2.1 埋件部分安裝 (1)基礎施工時應在如圖所示部位預埋地腳螺栓(見圖5.2.1)。地腳螺栓出地面處與混凝土墻面距離L=模板厚+50mm;各埋件桿相互之間的距離為300mm。在靠近一段墻體的起點與終點處宜各布置一個埋件,具體尺寸根據實際情況而定。 圖5.2.1 (2)埋件與地面成45度的角度,現場埋件預埋時要求拉通線,保證埋件在同一條直線或弧線上。 (3)地腳螺栓在預埋前應對螺紋采取保護措施,用塑料布包裹并綁牢,以免施工時混凝土粘附在絲扣上影響螺母連接。 (4)因地腳螺栓不能直接與結構主筋點焊,為保證混凝土澆筑時埋件不移位或偏移,要求在相應部位增加附加鋼筋,地腳螺栓點焊在附加鋼筋上,點焊時,不得損壞埋件的有效直徑。 5.2.2 模板及單側支架安裝 (1)模板及單側支架的安裝流程如圖5.2.2-1: 圖5.2.2-1 模板及單側支架安裝步驟 (a)預埋地腳螺栓;(b)支設模板;(c)立單側支架;(d)安裝埋件系統; (e)調節模板垂直度后澆筑混凝土 (2)合外墻模板時,將模板下口與預先彈出的墻邊線對齊,然后安裝背楞,并用鉤頭螺栓將橫槽鋼背楞與豎肋木方鎖緊,臨時用鋼管將外墻模板撐住。 (3)吊裝單側支架。將單側支架由堆放場地吊至現場,單側支架吊裝時,注意輕放輕起。多榀支架堆放在一起時,應在平整場地上相互疊放整齊,以免支架不均勻受壓變形。 (4)需由標準節和加高節組裝的單側支架,應在材料堆放場地先行拼裝(圖5.2.2-2),再由塔吊吊至現場。 圖5.2.2-2 不同高度的單側支架拼裝 (a)用于外墻高度≤3600;(b)用于外墻高度≤4100; (c)用于外墻高度≤5700;(d)用于外墻高度≤7300 (5)在直面墻體段,每安裝5~6榀單側支架后,穿插埋件系統的壓梁槽鋼。底板有反梁時,根據實際情況確定。在弧形墻體段,每安裝后一榀單側支架后應安裝埋件系統的壓梁槽鋼。 (6)支架安完后安裝埋件系統。 (7)用背楞扣件將模板與單側支架連成整體(圖5.2.2-3)。 圖5.2.2-3 單側支架與模板連接 (8)因單側支架受力后,模板將向后位移,故預先調節單側支架后支座,直至模板面板上口向墻內傾約10mm(當單側支架無加高節時,內傾約5mm)。 (9)最后再緊固并檢查一次埋件受力系統,以確?;炷翝仓r模板下口不會漏漿。 5.2.3 模板及支架拆除 (1)外墻混凝土澆筑完24小時后,先松動支架后支座,后松動埋件部分。 (2)徹底拆除埋件部分,并分類碼放保存好。 (3)吊走單側支架,模板繼續貼靠在墻面上,臨時用鋼管撐上。 (4)混凝土澆筑完48小時后,拆模板。 (5)混凝土拆模后應加強養護工作,及時涂刷養護劑,冬期施工時墻體注意保溫。 6、材料與設備 6.1材料 單側支架由埋件系統部分和架體兩部分組成,其中: 埋件系統包括:地腳螺栓(Ⅱ級鋼φ25)、連接螺母、外連桿、外螺母和壓梁(12號槽鋼)。 架體高度可參照以下規格:H=3600mm標準節,H=3200mm加高節,H=500mm加高節。(支架采用槽鋼焊制,市場上可以租賃) 6.2設備 本工法所需的施工機械、設備較少,主要是用于支架的吊裝就位的塔吊或是汽車吊,可依據現場實際情況配備。 表6.2 施工機械設備表 序號 設 備 名 稱 設 備 型 號 單 位 數量 用 途 1 塔吊 QTZ80 座 1 單側模架的水平或 垂直運輸 2 電焊機 BX300 臺 1 鋼筋加工 3 汽車吊 15T 臺 1 單側模架裝卸 7、質量控制 本工法須遵循《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》(GB50300-2001)、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》(GB50204-2002)等規范。 7.1 主控項目 保證埋件與地面成45度角,并在同一條直線或弧線上。 涂刷模板隔離劑時,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。 7.2 一般項目 (1)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;在澆筑混凝土前,木模板應澆水潤濕; (2)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; (3)澆筑混凝土前,模板內的雜物必須清理干凈; (4)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、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,且應安裝牢固。 (5)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要求: 表7.2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